2014年6月30日 星期一

編 輯 室 報 告

「不求高深,只求傳真」的背後
◎ 文 / 總編輯 陳子見
  這是102學年度最後一期,也是我任內最後一期的報紙了。走過將近八個月的時間,其實也不過發行了區區四期報紙,在這幾次的編採經驗中,《哇報》的每一位記者與編輯都非常敬業, 至少在那些嚴格說來不算「通達人情」的DEADLINE中,大家都能在最後一刻把新聞完整的發出。
   每一次的編採會議都是激發我們熱情的時刻,大家齊聚一堂決定新聞走向、思考最近學校又有哪些欠人罵的地方(還時常講到面紅耳赤)、分享哪些系上又有什麼特殊的八卦,或者投票決定頭條要放「吸睛」的還是「嚴肅」的新聞。總覺得大家在嘻笑中正經地把事情做好,也從中學習如何寫新聞、如何採訪,更領悟到新聞價值與新聞價格之間的差別。
   每一期報紙都有不同的記者加入,因此也使得《哇報》始終沒有一個固定的形象,它可以很嚴肅,也可以很搞笑,偶爾帶點諷刺或溫馨。唯一不變的,是我們「不求高深,只求傳真」的核心價值,在一所沒有新聞傳播相關科系、校風也相對保守的學校中,想辦好一個校園媒體需要成員們努力付出,秉持報導真相、監督校園、曝光重要議題的精神,持續求新求變,讓《哇報》的印象烙印在同學心中。現在的《哇報》還不夠成功,但我們還有以後。        這些時間特別感謝副總編輯晉嘉的協助,讓審稿作業更臻完美,也大幅降低了出錯機 率。也謝謝美術編輯國瑜,雖然編輯組的要求時常讓妳焦頭爛額,但都能做到。當然還要感謝廣告編輯威鈞,否則沒廣告沒錢也付不起龐大的印刷成本。最感謝曾經一同藉著新聞狂熱的各路記者,你們的十八般武藝常使人驚艷,敬業的精神更使人佩服。
   還有,感謝正在讀這份報紙的妳/你,沒有你們的支持,《哇報》就不會存在。如果你/妳也想一同在這個沒有拘束、毫無羈絆的新聞室闖盪,我們隨時歡迎你/妳的加入。

屬於星辰的小小時代
◎文 / 美術編輯 曾國瑜
  韶光容易把人拋,紅了櫻桃,綠了芭蕉。時光如白駒過隙,轉瞬間,與《哇報》為伍的日子竟將步入尾聲了,意外的是,我沒如當初想像那般感到鬆一口氣,反而有些依依不捨。   這是我任內最後一期《哇報》了,想到這裡,心裡竟有些惆悵,原來,《哇報》在我心中竟已占了這麼重的分量。從去年九月到現在,加上前導的新生特報 ,總共出了五期《哇報》,歷經五回挑燈夜戰的漫漫長夜。記得每到排版階段,便是一個又一個不眠的徹夜,翻閱一本又一本的報章雜誌,就為了能激發出更多的靈感,排出更美的版型。雖說每次排版至如火如荼時,總不知不覺就從明月高掛忙到東方魚肚白,不過,對我來說,能為自己喜愛的工作努力,是最開心也最幸福的一件事。
   最後,加入《哇報》編輯團隊的一年裡,最大的收穫, 就是認識這群無懈可擊的工作夥伴。子見總編,很高興能與同樣要求完美的你合作,謝謝你每回專業的提點,才能有一次比一次更好的版型設計。廣編威鈞,謝謝你超給力的拉贊,你是維持《哇報》彩版的大功臣之一喔!也謝謝每位曾參與《哇報》的記者,跑採訪的你們辛苦了!很開心能與你們一起,打造出屬於《哇報》的小小時代!
   有夢最美,築夢踏實,《哇報》讓我離理想更加接近,祝福正在閱讀的你們,也能在邁向理想的軌道上順利奔馳!

「永不停止的鐘擺」《哇報》之下
◎ 文 / 副總編輯 張晉嘉
  這是我第一年加入《哇報》,也是最後一次參與《哇報》。有幸能在子見邀請下加入這個大家庭,協助總編輯審稿、編輯、檢視內容等作業,同時也獲得了許多編輯採訪和媒體相關知識。
   我相信「媒體並非武器, 而是了解新知、追求真相的工具」。除了不停為校園及其周遭找出有趣、對同學有益的故事、新知外,《哇報》更以探討校園需要不足處作為重要理念之一。我與子見一直抱持不可偏頗,卻也絕不妥協的態度來討論相關議題。雖然任內發行的報紙屈指可數(還是單手),但我相信只要抱持正確、理性的觀念,《哇報》將會一直走下去,邁向更合理、更公正的境界。
   在參與過程中我也深思了許多問題:「嚴肅與趣味的比例如何拿捏?」、「針對學校不妥之處如何反映、報導並同時向同學們客觀說明?」、「『群眾要的』與『《哇報》要的』衝突時,如何取捨?」子見的許多觀點令我耳目一新, 而我也慶幸每當有所衝突時我們總能找到平衡點,在堅持彼此立場的情形下取得互相尊重的雙贏。對我而言,《哇報》就像是掛鐘,時時提供新鮮、趣味的知識,同時也為你我的權益發聲。
   僅以一段話感謝《哇報》所有工作夥伴,以及每一位願意閱讀《哇報》的同學,並為本期《哇報》作結。
   「鐘擺是永遠沒有停止的 ,因為更合理、更安全和更舒適的生活總是在現在的後邊。人類靈魂便這樣追求下去。」 ──鍾理和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